华干林|天路之旅④:走进布达拉宫

华干林/文

8月9日,上午参观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不仅是西藏的第一地标,更是西藏文化之魂的载体。这座雄伟的宫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也是旧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统治的中心。布达拉,梵文是“普陀罗”的意思,寓意此处为佛教圣地——普陀山。

布达拉宫初建于1300年前,公元七世纪(中国唐代)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后多次毁于雷击或战乱。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十七时期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时修建,前后历时五十年方才建成。后又经历代的改建、扩建,而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整个建筑群十三层,净高110多米。金顶海拔3600多米。由于海拔较高,全程步行参观。所以,导游一再提醒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要缓步前行。

参观布达拉宫的人真多,为了保护文物,据说,每天只限制2500人。这就使得布达拉宫门票一票难求。

布达拉宫的建筑由红白宫组成。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和处理政教事务的场所。红宫是举行佛事,以及安葬达赖的灵塔所在。史载,从五世达赖,到十三世达赖,应该是九代人。但是今天的红宫中却只有八座灵塔。因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灵塔不在宫内,这涉及一段曲折离奇的历史公案。

五世达赖圆寂之后,当时的寺庙总管第巴·桑结嘉措,为了稳定西藏局势,隐瞒了五世达赖去世的实情长达十五年之久。而且瞒着康熙政府,私下里进行了六世达赖转世灵童的寻找工作。

六世达赖喇嘛便是我们熟悉的藏族著名诗人仓央嘉措。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相当于汉族皇帝的登基)典礼。后来,桑结嘉措的计划暴露,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仓央嘉措被康熙朝廷废黜,并且被押往北京,据传在押解途中圆寂,终年23岁。

仓央嘉措是一个极富才情的人,虽然其喇嘛身份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承认,但他却成了西藏历代喇嘛中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有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传世,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这首《见与不见》。

布达拉宫内的装饰华丽,黄金白银数以吨计,各类珍贵的佛像有两万多尊。此外,还有历代典籍和无数艺术珍品。有人估算过,仅仅布达拉宫里的“硬通货”的市值,就可以买下两个纽约!当然,这不过是导游说的,您别当真。#西藏#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