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豫:红色文艺精品创作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温度更加生动

中国江苏网8月15日宿迁讯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温度更加生动,更容易被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宿豫宣传文化部门在做好常规学习教育动作基础之上,组织号召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精心创作纪录片《宿北大战》、图书《五华顶之恋》、歌曲《过了六一是七一》等各类红色文艺精品,充分发挥文艺创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上的独特亲和力、感召力和传播力。

创作红色文艺精品,讲好党的故事

宿豫是一片红色热土,有着“红色白鹿湖、苏北井冈山”的美誉。无数仁人志士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奋勇拼搏的红色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宿豫儿女。

当前,纪录片《宿北大战》正在紧张摄制中,该片由宿豫区委组织部、宿豫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是国内首部以宿北大战这一重大党史、军史为题材,拍摄的专题性纪录片。据宿豫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纪录片全面再现、深刻解读宿北大战,为的是让人们能够真实了解这段党史、军史,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宿北大战精神。据悉,该纪录片制作完成后将在央视播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创作红色文艺精品,讲好人民的故事

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百年党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的抗战史,是实行改革开放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学习百年党史,人民群众的故事是最生动的教科书。

长篇小说《五华顶之恋》由宿豫本土作家王秀营创作,小说通过描写沈允泰和王小蛾一家三代的奋斗历程,反映苏北农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由觉醒抗争到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过程,揭示了个人命运必须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小说中加入青年救国会、成立党组织、为八路军支前送粮、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事件的描写,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党的各项政策对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创作红色文艺精品,引领精神传承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回顾百年党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熠熠闪光,无数革命先辈英勇事迹催人奋进,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用优秀文艺创作凝心聚力,引领精神传承是宿豫区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又一法宝。

“过了那六一要迎来了七一,这是段成长的经历,我要向党旗敬个礼,一个节日到一个生日,这一颗小红心,我知道的呀,应该向梦想看齐。”这是宿豫优秀青年词作家夏元元创作的一首红色少儿歌曲《过了六一是七一》。这首歌曲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从青少年的角度、以校园歌曲的形式展现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抒发了青少年群体铭记历史、传承追梦的信仰和追求。该首歌曲也在今年6月份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第十届“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作大赛最佳校园歌曲,在全省青少年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

党史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创作又可赋予党史新的生命,“用文艺创作讲好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抒发人民情怀、引领社会风气是宣传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创作更多优秀的红色文艺作品,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温度、更加生动。反映原宿迁县党组织成立发展的话剧《西楚星火》也将于9月份正式与观众见面。”宿豫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沈振勇介绍道。(盛敏)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