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天姣 北京报道美国经济学家尚在争论通胀是否为暂时性,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在讨论如今情形能否被描述为“超级通胀”。不论如何定义时间性,全球目前已通胀。
“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9日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但对通胀会否持续下去还有较大分歧,但全球供需错配仍然存在,仍需密切关注。
全球经济体值得需要关注点上,报告认为,疫情脉冲式冲击不同国家,可能迟滞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或将引发金融市场估值调整,增大部分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出和汇率贬值压力。
发达与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势已分野。其脉络主要为,发达经济体继续维持宽松甚或超宽松货币政策立场,而部分新兴经济体已开始加息,以应对通胀、资本外流、汇率贬值等压力。
今年第二季度,美联储维持政策利率目标区间和购债规模不变,但6月议息会议讨论了缩减购债事宜,点阵图显示18名委员中有7 人认为2022年将加息,同时技术性小幅上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隔夜逆回购工具利率各5个基点。
与此同时,欧央行维持政策利率不变,重申将加快购债速度,修订货币政策框架 并将通胀目标调整为“中期2%的对称目标“;日本央行同样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拟推出支持计划推动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
但部分新兴经济体已开始加息,以应对通胀、资本外流、汇率贬值等压力。2021年以来,俄罗斯和巴西央行分别加息4次和3次,吉尔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国央行加息2次,墨西哥、土耳其、智利等国央行加息1次。“在此背景下,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 与发达经济体出现分化,可能会反作用于经济恢复进程,加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央行报告称。
劳动力市场是美联储、英央行等尤为在意的数据,其主席鲍威尔数次坚称,直到看到就业情况有实质性显著改善并将延续良好状态后,才会考虑讨论缩减刺激。
全球劳动力市场复苏如今依旧相对偏慢。
数据显示,6 月美国失业率为5.9%,较5 月的5.8% 小幅回升,显示其就业状况距离复苏至疫情前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 美国6 月劳动参与率维持在61.6%的低位,而6 月职位空缺数较2019 年均值高出逾200 万人,失业者重返工作岗位的动力不足,“招工难” 和“就业难”并存等结构性问题凸显。
欧元区6 月和英国5 月失业率 分别为7.7%、4.8%,也均处于相对高位。国际劳工组织预测,2021 年全球仍将至少有2.2 亿人失业,劳动力市场可能要到2023 年才能 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第二季度内,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但分化严重,劳动力市场恢复有限,通胀预期明显升温,近期多国疫情反弹给经济前景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央行报告认为,“未来,疫情演进仍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此外通胀水平保持高位,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可能加快,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汇率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问题均值得关注。”
全球通胀目前已普遍走高。
美国6月CPI 同比涨幅冲高至5.4%,核心CPI 涨幅达到4.5%,创1992 年以来新高; 欧元区HICP 同比上涨1.9%,连续两个月处于2%的政策目标附近。日本通缩压力有所缓和,6 月CPI 同比上涨0.2%,近九个月来首次转正。
与CPI 相比,各国PPI 上涨更加明显,6 月美国和日本PPI 涨幅分别为7.3%和5.0%,欧元区PPI 涨幅达至10.2%。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也明显上升,6月巴西IPCA和俄罗斯CPI同比涨幅达到8.4%和6.5%。
但报告提出,全球供需错配仍然存在,通胀上升会否持续尚待观察。“疫情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极度充裕,货币大幅增长,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表现出需求回暖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芯片持续短缺、运费屡创新高,给大宗商品和耐用品价格带来较大上涨压力。” 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但通胀会否持续下去还有较大分歧,需密切关注。
即便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分化加剧。IMF此前提醒称,各经济体极为不一致的复苏步伐,将是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的头等障碍。
发达经济体方面,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第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达到6.5%,6 月制 造业和服务业PMI 分别处于60.6和60.1的相对高位。欧元区第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8.3%,6月制造业PMI 攀升至63.4的有统计以来新高。日本第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降至-3.9%,6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至52.4。
以新兴经济体视角,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巴西和印度一 季度GDP 同比增速分别为0.96%和1.64%。6月,印度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降至48.1和41.2。
央行报告因此提醒,疫情脉冲式冲击不同国家,可能迟滞世界经济复苏进程。“3月以来新冠肺炎变种毒株在多个国家传播加快导致疫情反弹,对经济恢复形成拖累,市场信心也一定程度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全球疫苗接种进度不一,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疫苗短缺问题,世界范围内疫情防控 和经济复苏的双重分化可能加剧。”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带来溢出效应和风险扩散。大规模刺激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使得金融市场走势与实体经济相背离,脆弱性加大”,央行报告表示,未来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可能引发金融市场估值调整,增大部分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出和汇率贬值压力,债务偿付和再融资风险上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你可能也喜欢
- 1943年江青临产住院,事后提出一个请求,毛主席同意:这没什么
- 2023年,湖北省最新丧葬抚恤金标准出台,退休人员去世能领多少?
- 《狂飙》里其实还有3个保护伞没被抓!
- 针对提前还款难、个人养老金制度进展等,银保监会重磅回应
- 5个“跌下神坛”的卫生间产物,或许淡出中国家庭也只是时间问题
- 长江上最长的游轮航线,重庆至上海,每人的价格需要多少钱?
- 英达,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 1974年周总理扣押毛主席最高指令,病逝后才被发现,众人痛哭流涕
- “墓碑三不立,立后家人弃”,是哪“三不立”?立墓碑有啥讲究?
- 美国动手了,用中国海外资产施压,要求不得收台,箭已经在弦上
- 揭秘伟人唯一曾孙,19岁高大帅气酷似祖辈,高考650分上人大
- 2011年,河南农村夫妻床底搜出8000万现金,众人才知晓其真实身份
- 明明片约不断,却演啥毁啥,这6位“戏混子”是该醒醒了
- 江苏女子偶遇男孩酷似前夫,DNA鉴定竟是夭折17年的亲生儿子
- 1978年彭德怀追悼会,妻子浦安修要求参加被拒,邓公拍板:准许!
- 68岁大妈感叹:春节在女儿家住了9天,以后就算给钱也不会再去了
- 2023年“一户一田”来了!中央一号文件:土地归整,小田并大田
- 70岁上海阿姨未婚无子,卖房自驾8年,如今人生状态令人意外!
- 老年人的夫妻生活,可以坚持到多大年龄?3个建议需要听一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