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回想过去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对整体的经济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每一次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都会利用房地产市场迅速的把经济拉回正常的轨道,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2009年迅速站起来了,2015年面对“用钱荒”又迅速的把经济拉上来了。
房地产确实是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是频繁地利用这种刺激手段,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房屋的价格过高,市场存在的泡沫可能在进一步的被放大等各方面因素都会给老百姓造成生活上一定的阻碍,如买房难、租房难、生活成本高等。
国家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点的存在,2016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房住不炒”政策,来调控市场2017年的时候也推出了“因城施策”从2017年到2020年,不少热门地区的房屋价格还是进行翻了一倍。
现在这种状况的最基本原因是房地产市场在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给当地带来的财政收入成为了最重要的资助资金,如果在短时间内把房地产市场扼杀掉,当地的经济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更多的公共措施也没办法如期的进行展开。
所以被不少群众在调侃房屋的价格越调整越高,确实每次出台政策背后房屋的价格又迎来了一波上涨,最终到达了现在,大家看到华为价格这么高都感觉到“绝望”,以至于有年轻人选择“躺平”。
2021年看来真的是要决心的,调控整体的房地产市场,近期月份我国房地产出台政策高达352次,而且每一条政策都是处于高度进行卡脖子的状态,中央文件出台的政策47条,每一条都是核心政策要素。
这条政策的调控下,楼市也出现了大幅度的降温,如去年房屋价格涨得最快的东莞和深圳这两座城市,在二手房和一手房的成交量都并不太理想,成交量下跌幅度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全国范围内目前最冰冷的两座城市,就是东莞和深圳的人们,基本上想买房的在观望,想卖房的只能降价出售。
8月9日央行官网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称,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并坚持服务的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总体观看上半年的货币政策已经基本上回到了疫情前的常态,在全球宏观政策保持领先态势,但是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不断的持续演变,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复杂,国内的经济依旧是处于恢复不稳定不均衡的状态。
7月份的时候国家出现了降准,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截止到5月份,消费同比增长25%,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3%,虽然从数据观看国内的经济似乎真的恢复到一个可观的水平,但是数据显示疫情之前的中枢为8.8% ,也就是近这两年的消费,仅为2019年的一半而已。
针对上半年的物价以及消费经济观看,宏观分析师周茂华指出结构性物价反映出国内面临结构性问题和经济复苏不平衡,当前国内首要任务就是疫情和支持内需。目前外部因素更加严峻,国内的经济地区的触动内循环经济才能进一步的盘活。
针对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央行再次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统筹做好今明年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既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又坚决不搞“漫水金山”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在此次降准的过程中,所有的资金都定向流限于中小型企业和困难行业的恢复,保持经济运作在合理区间。
对于经济运作,两个重要的点,一方面是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不能大批量的放水去覆盖整个市场,可能又有更多的资金流向于房地产市场,把所有的关卡要进一步的把关好。
另外一方面是密切的跟踪和判断物价的走势,稳定社会的预期,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毕竟物价是决定了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和生活质量的一个至关因素,如果物价的水平出现了快速的上升,老百姓在吃喝这方面都会存在压力,回想在几年前的猪肉价格,老百姓直呼,吃不起肉了。
目前在整体的货币政策利率稳定的大条件下,进一步的推进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民生银行首级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可以从建立银行点差这一方面来着力,降低货币政策利率成本,这方面就明显的可以给实体行业带来更低成本的生产。
每次提到货币政策,其实更多老百姓想到的就是房地产市场每一次说降准大放水,总有人就会把这些种种因素理解成这些水都会放进房地产市场,从各方面因素去观看历史性是如此,但在以后可能并非如此了:
房地产市场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央行再一次的重申:要牢牢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市场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从宏观的因素去观看房地产市场还有上涨的动力吗?答案是没有的,毕竟房地产市场最核心推动上涨的动力,一方面是政策,另外一方面是金融货币支持。
目前在支持房地产市场上涨的政策一条都没有,更多的都是打压房地产市场的上涨过快的政策,在过去08年15年都是有相关的政策,推着房地产市场快速的上涨。
另外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最核心的点就是有一定的资金去推动整个房地产市场运作,而且现在国家出台的房企“三道红线”限制了开发商,持续高负债的道路越走越远,另外央行还出台了“两道红线”限制了房企和个人住房贷款的比例,使得大量的资金并不像过去一样可以随便的流入到房地产市场,而是有一定的比例流入而已。
过去常说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目前金融方面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土地这方面也得到了限价和“集中土地管理”,最后能推动房地产上涨的因素应该是人口的聚集度吧,目前我国热门的城市,每年人口净流入还是在可观的状态,这些城市在未来将会进一步的推开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住房、公租房等等类型的房屋来解决低层人员的住房难问题,所以从这三方面去观看房地产市场,已经完完全全丧失了在过去持续上涨的大优势,只能靠城市的核心经济去缓慢的支撑而已。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大势已经确定了,你对于房地产市场有何种看法?还是选择投资房地产市场,还是再等等看看市场的价格是否出现回落,然后购买一套合适的房子用于自身居住。
史中有乐:今年出生人口1000万,明年800万,看你拿什么稳
你可能也喜欢
- 排雷英雄杜富国,失去2眼2手,妻不离不弃,今添2喜,网友沸腾
- 林心如,终于为她的“狂妄自大”付出了代价
- 同样是冯小刚的孩子,把前妻女儿和领养女儿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 李荣浩的“堕落”,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 痛心!他不幸身亡,年仅32岁…
- 个人银行账户进账5万以上会被税务局重点监控?终于有人说实话了
- 胡鑫宇生前留下的一句话,让人觉得后怕,不知他同学如今咋想!
- 历史长河中消失的小国:骠国,先被南诏打散,再被蒲甘所灭
- 不管谁向你借钱,教你三句话让他立马不借,还不伤感情
- 清华大学的这位大学生,仅用10秒就决定“去西藏当兵”了!
- “消失”的孟非,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今天才知道,电动车“每日一充”和“没电再充”,哪个更伤电池?
- 江苏女子偶遇男孩酷似前夫,DNA鉴定竟是夭折17年的亲生儿子
- 痛心!5人全部遇难,其中一对亲兄弟
- 秀才出上联“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寡妇的下联妙了
- 全面取消事业编,打破铁饭碗,看似很解气,最后受损的还是老百姓
- 民间传说:周瑜去世之谜
-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布重要提醒!
- 自以为很红,其实耍大牌都没人理,这6位“大明星”不尴尬么
- 2月14日上午,纪委通报7名干部涉嫌违纪违法被查处,看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