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的热度或将褪去?教育部作出回应,家长们笑逐颜开

学生的教育问题就像一个鼎,需要老师、家长和教育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三足鼎立”,使得教育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学生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家长们不遗余力的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学生要步入幼儿园和小学,家长们就会遇到各种难题。于是,家长们为了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变得越来越焦虑,甚至把“学区房”当作对教育最有利的投资。

学区房如此火爆,与家长的教育焦虑关系很大

近几年,学区房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很多家长不惜卖掉家里的大房子,背上巨额贷款,买一所较为拥挤的学区房。那么,家长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学区房如此火爆吗?

主要因为,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很多地区学生上学非常困难。家长都希望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而居”,家长们都希望把学生送到本地最好的小学,将来可以更有把握考入重点高中,这样离知名高校也就更进一步去。

于是,重点高校附近的学区房,被炒出了天价,家长们焦虑,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教育内卷化愈演愈烈。面对这种情况,教育相关部门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学区房”的热度或将褪去?教育部作出回应

教育相关部门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提出了“划片招生”政策,将学校周边的校区进行划片,采用随机派位的方式入学,这样即便家长买了学区房,也不能确保一定能够被分到该学校。

而且相关部门还发布了一则通知,小学将采取免试入学的方式,严禁小学把竞赛和培训成绩作为招生标准,幼儿园也不准超前教育,争取让小学能够实现零起点教学。

对于这个政策,家长们直呼早该这样做了。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长为了把学生送入名校,而高价买学区房,学区房或将不再像以前那么抢手了,家长们为此欢呼雀跃。

但仍然有很多家长提出质疑,真的可以不用再买学区了吗?如果我家学生成绩特别优秀,但被派到较差的学校怎么办?在笔者看来,只要家长们理智看待学区房,或许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家长们要理智对待学区房,谨慎思考是否需要购买

看清学区房的真相,综合各种因素考量

学区房刚开始,就是开发商贩卖教育焦虑的一种营销手段,并不是以教育的目的出发,家长们要认清现实。学生学习的好坏,并不完全依赖于学校,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

如果学生学习能力和态度很差,即便将其送进重点学校,成绩也很难得到提升。但家长因为买学区房,而降低生活质量,相应教育支出也会有所缩减,这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家长在选择购买学区房时,还是要综合各种因素,主要是看学生的个人情况来说决定。

不要被教育焦虑冲昏头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学区房的昂贵有目共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额开销。家长最好考虑家里的经济条件,进行取舍。学生上完小学后,还要上中学,难道每当学生升一次学,家长就要跟着换个学区放吗,这样导致家里生活拮据,学生的吃穿用度都会减少,这未必是一件好事。但对于经济实力强的家庭,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可以买一套学区房的。

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许比买学区房更重要

给学生立规矩,坚持不懈的执行

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阶段特点,给学生制定规矩,比如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等;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开始逐渐步入青春期,就适当给学生多一些空间,但也要严格把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敦促学生早睡早起,每天预习功课等。一旦制定好规矩,家长要起到监督的作用,让学生坚持不懈的执行。

家长需与老师高度配合,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学生的教育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所以家长和老师要统一战线,经常沟通,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家长如果遇到问题,可及时向老师了解,千万不要在学生面前批评老师,这样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校园教育的开展。

总而言之,教育相关部门出台的各种政策,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进一步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但要想这些政策切实的解决问题,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们要理性看待学区房,择校时保持理智,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学生。

今日话题:你会为了孩子购买学区房吗?#三度知识挑战赛观点达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下期更精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安琪说教育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