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UNI-K是否真的卖的好?我们去探了探虚实

长安的攻势还在继续。1-6月销售1200847辆,上半年同比增长44.5%!熬过了2020,长安自我放飞得更加彻底。

就在前几天,一亲戚朋友几乎秒提了一辆长安CS75 PLUS,速度之快让我一心想推荐的UNI-K都成了“后话”。不得不说已经连续十五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的CS75系列确实深得人心,能够在高手云集的10-15万元紧凑级SUV市场,持续“秒杀”竞品,这实力没得喷。

虽然长安CS75 PLUS也是一款好车,不过依照他们的预算,我就会推荐他们上UNI-K。这款无论是级别定位还是豪华程度都再上一个台阶的中型SUV,自今年3月正式上市以来,销量同样渐入佳境,现已突破月销量6000+。

加上UNI-T,长安UNI序列目前仅有的两款车型双双取得良好开局。1-6月,长安UNI序列交出63756辆的销售数据,以月均销量持续破万辆的稳定表现,持续扩大其在中高端市场的影响力。

至于为何想要推荐UNI-K?这还得从半个月前的一次探店说起。

PS:由于此次探店没有拍照,文中借用了部分官方图片和网络图片。

当时探店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奔着长安UNI-K去的。本抱着随便看一看的心态,不曾想这次探店,让我对长安以及UNI系列刮目相看。

UNI系列的展厅就在长安4S店的旁边,但其格调由内而外明显高一个档次。巧合的是,在我和同事到达展厅时,刚好有一位年轻车主喜提一辆UNI-T新车。而大门口的另一边也正好摆了一台白色的UNI-T展车,几个人立马围上去东摸摸、西瞅瞅,同时不约而同地感慨:“确实好看”、“有质感”、“难怪卖的好”……

这或许就是眼见为实吧。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UNI-T的造型略显浮夸,但在真正近距离接触到实车后,感觉也还好,甚至有点惊艳,开始打心底接受并认可。最为重要的是,即便售价仅有11.59-13.89万元,但UNI-T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呈现出了“高端”车型应有的样子。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UNI-K。此刻,它正摆在展厅中最显眼的位置,接受一对中年夫妇的注目礼,而我们则选择了旁边的另一台展车进行里里外外无死角扫描。

先说说UNI-K给我们的最大触动是:

1、外观大气;内饰前卫(这个不必多说,看得见的)。

2、内饰用料厚道且做工考究,方向盘、座椅、中控台、门板等皆采用大面积软性材质包裹,并辅以双缝线设计,无论是触感还是观感,都堪称自主品牌“标杆”级别,设置超过部分合资豪华品牌。而且,车内没有明显的“异味”,可见其材质筛选也下了不少功夫。

3、座椅很舒适。无论是前排座椅还是后排座椅,对腿部的支撑度、对整个身体的包裹性都很好,好似“大沙发”。

4、空间真的很大。尤其是后排空间十分宽敞,加之纯平的地板,我173的个子可以在后排轻松平移。

5、加之15.39-18.49万元的售价(具体视当地经销商而定),可谓极具性价比。

最为关键的是,以上这些都深得国人喜爱。

注:以上几点不带任何“广告”成分,纯属有感而发。而且,得到了我们一行四人的一致认可,甚至认为UNI-K不逊本田冠道等合资车型。

作为合资品牌车主,我内心一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傲娇,即便时常看到某某自主品牌(或国产车型)月销量几万+或年销量百万+,我也并不感冒。直到这次亲身感受了UNI-K之后,方才发现自主品牌(至少说长安吧)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确实值得肯定。

这也提醒了我,内心不要一味存有傲慢与偏见,眼光与时代保持同步,否则,搞笑的人可能就是自己。

如此看来,无论是官方公布的数据,还是销售人员口中的“还不错”,UNI-K越发火爆的销量都并非浪得虚名。

此次探店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试驾体验,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暂时没有试驾车,只因卖得太好。即便是在工作日,在展厅的一小时左右,一批又一批前来看车的客户络绎不绝……

结语:

一款值得让人去推荐的车,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更何况,销量是产品最有力的“验金石”。无论是长安CS75系列,还是UNI序列,亦或长安其他热销车型,都用可观的销量数据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此刻,值得为自主品牌及国产车型振臂高呼。

波问筠u7:轮毂的设计让整个车看起来更加张扬,动感十足

百部心片:反正我想要 可惜买了…T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