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发明的抬枪,一枪连打9人,威力这么大为何没怎么用?

清朝这个外来民族统治的朝代,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造成了后来中华大地的百年屈辱,很多人都说那时候清军的武器过于落后,竟让用大刀长矛对付外来军队的洋枪洋炮,怎么可能不输呢,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其实在大清时候还是有许多比较厉害的武器的,至于说大清为什么那么快就被八国联军打垮,这个有很多原因,我们就不阐述了,我今天要说的是大清时期一款威力比较大的枪——抬枪。

抬枪英文称为Jingall、Gingall 、Wall Gun。是一种中国独有的武器,早在鸦片战争时清军就已大量装备,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等,其结构原理与同类的步、马枪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装药量、威力、后坐力等比步、马枪为大。由于抬枪品种繁杂,其诸元相差很大,如江南制造局造边针后膛抬枪,口径15.9毫米,枪全长2445毫米,全重13.2公斤,铅子重231克;山西机器局造抬枪口径25毫米,枪长2200毫米;湖南机器局造抬枪,全长2032毫米,铅子全重52.2克;陕西机器局造抬枪,口径41.3毫米,枪长1588毫米,净重14.14公斤。

抬枪就是一把放大的单发步枪, 是中国所独创, 在世界各国都没有的武器。 在清军的各级部队中使用的非常广泛, 是一种制式武器。 而且各制造局都有生产, 广东制造局, 天津行营, 湖北枪炮厂, 江南制造局等的生产记录中都列有抬枪一项, 从每年数十杆到一两百不等。 其中金陵制造局更是擅长此道, 算是其招牌产品之一。 但是没有标准, 各式各样的抬枪由1.8公尺到5公尺, 口径由2.5公分到发射2磅弹头的庞然巨物都有。 操作手则由两人到五个人不等。 大型的抬枪, 多是置于三脚架或两脚架上使用。

整个后金/清也不完全是蔑视火器,至少黄台吉到康熙这一段时间,清军都是比较重视火器中的火炮。事实上如果没有火炮,清军根本没法灭掉南明,打败雅克萨的沙俄几百个盗匪兵、打败吴三桂、打败葛尔丹。抬枪是其结构与一般的兵丁鸟枪完全相同,由于相对管壁较粗较大不容易炸膛,而且装药量、射程及杀伤威力远远大于兵丁鸟枪。

此类“洋式抬枪”在清朝晚期多有制造,各厂产品规格不一,这一把使用0.6英寸(15.24mm)无铜包皮的圆头弹。这个口径在遥远的黑火药滑膛枪时代并不怎么罕见,还比不过它的火绳前辈,但是对于一把使用定装子弹的近代后装线膛枪而言已经相当骇人了。

这种枪要前面的人做枪架,后面的人负责射击杀敌。不过有点重,扛着也不轻松。但就威力来说,一枪打出去,可以很轻松打穿一堵墙的厚度,说它威震列强一点也不为过。但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就是笨重用起来不方便。第二,清朝负责生产制造的部门,时不时的偷工减料。导致枪械质量严重不行,用起来完全达不到原来的效果。而且一枪放完,对面的敌人不但没打中,反而站在后面的人经常出现打翻的情况,实在很坑爹!

当时有人不下心打了一枪,结果一下就击中9人,导致一死八伤。可以看出,这种枪的威力却是比一般的厉害的多。但因使用过程中,经常带来麻烦,甚至成为拖累,最后也就没怎么用了!这种枪虽然威力很大,但是装弹速度太慢,使用起来还需要两人共同操作,相当的不方便,以至于后来逐渐就没人在用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其实当时候的清军的武器并不是很落后的,至于败的那么惨与其统治者的软弱是分不开的。

漆靖之00Q:明中期就有了,叫鹰扬炮

母慈子孝974df:明末出来的,那时候满洲国都出来了

爽朗的李嘉兴:一枪穿九人有点扯了,毕竟只是前装滑膛枪。

求生wu痕:而且受伤的那几个英国人,后来去治疗,几乎全部截肢处理,失去战斗能力

道义礼法:不是穿,是打的散弹

煤山战神由检:这玩意明末就有了

想梦的经曾:1手動舔火藥的和半自動的區別可是很大的。2再說了,臨時抱佛腳後期在知道落後已經沒用了。3國家不團結要是團結不要說八國聯軍在來幾波都照樣趴下

打倒国贼袁奇峰:乾隆平定准噶尔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战事发生,导致军事力量受到废弛,火器发展不起来也是意料之中,而同一时期的欧洲,之所以火器发展迅速,那是因为欧洲每时每刻都在打仗,火器必须不断更新换代才能占据优势。

求生wu痕:而且受伤的那几个英国人,后来去治疗,几乎全部截肢处理,失去战斗能力

宝壶芦heart:装沙子的,能,

电子DIYBOT:打死才行,打伤,算了,不打死别人你就得死

母慈子孝974df:你两只胳膊挨了枪你还有能力去拿武器打人?真无知

布努瑶族:它的有效射程多少啊。

栾道本来了:大清有导弹都不行,也的亡

PERFECTTT:大清朝的S400

布拉加罗梅罗:太笨重了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