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包头9月4日电 题:七旬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石如刚:尽绵薄之力助乡村振兴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除了鬓角偶有一丝白发外,71岁的石如刚,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至少20岁。外界打趣说:“石如刚是70多岁的年龄,50岁的心脏,30岁的干劲。”
与他外在形象相一致的是,他的思维方式亦很超前,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这个年龄虽然弄不了电商,但我希望能和年轻人一起做。”
这位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西斗铺镇红泥井地区的农民,作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在当地几乎妇孺皆知。
图为石如刚。李爱平 摄
“这些车间,都是我自己组装的,从农民手中收到的燕麦,经过机器层层加工,最后压缩成燕麦砖产品,陆续销往内蒙古自治区内外。”近日,他在他的燕麦加工厂兼会客办公室,为记者介绍了他当下所做的“成绩”。
让他颇为自豪的,是他会客室里悬挂的各类奖状,其中2011年由国家颁发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奖状,他特意张贴在办公桌后的显眼位置。
成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对于石如刚而言,其实并不意外。
图为石如刚。李爱平 摄
上世纪80年代,石如刚因为掌握了焊工、铁匠等的手艺,成为当地最早的万元户。
此后,他还曾在包头从事过建筑行业,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地很多人不敢进城的时候,我离开了农村,当很多人进城的时候,我回乡发展了农业。”石如刚说。
2008年前后,石如刚敏锐地意识到,“未来,农村地区将会大有作为。”于是他通过和当地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试图达到规模化种植。
图为石如刚。李爱平 摄
“最开始,由于不太懂种地行业的奥秘,和村民签了订单后,却因为秋天大旱赔得差得血本无归。”石如刚说:“在兑现了农民的收入后,唯一的好处是大家觉得我诚信。
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为石如刚3年后的人生高光时刻奠定了基础。
时光飞逝,在重新回归农村后的第三年,石如刚就获得了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国务院奖励的一台市价20万元的东方红1104拖拉机。
“当年,我是内蒙古13个获得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称号的其中之一,在包头地区我是唯一的获奖者。”石如刚操着本地口音对记者说。
石如刚说,自己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是因为那一年种了15000亩土地,获得了大丰收。
“当年雨水好,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大家干劲十足,三乡五里的村民通过种地实现了致富。”“村民添置家用电器自不必说,村里一些妇女都买了首饰。”石如刚说道。
获奖后,石如刚决定继续大干一番。
他在承包村民土地的基础上,开始搞燕麦种植基地、燕麦加工厂,并注册了内蒙古谷稻边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这样村民种植的燕麦,直接拉到我这里就可以变成钱。”石如刚说。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尽管石如刚通过种地、成立公司带领村民实现了致富,但目前在销售方面依然有短板,处于不够畅通的状态。
不过,这难不倒石如刚。
眼下,他正在通过朋友介绍,了解电商、网红这些新生事物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话题。
他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牧业要想有大的发展,农民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电商则是重要一环,时刻不能马虎。(完)
你可能也喜欢
- 宋佳:靠“吊带”上位,与已婚名导同居,43岁的她活的又酷又飒
- 英达,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 董宇辉回应离职,首次透露工资收入: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 12年前,那个守着30平米房索要1500万的广州钉子户,如今怎样了?
- 关于退役军人的六个补助,及时了解!
- 黄渤“消失”了?顶级演员演了一出烂戏,全国人民都不乐意
- 陈戌源被抓细节曝光 现场官员懵B 人民日报:反腐无禁区 打铁要溯源
- 李大钊孙子被举报贪污,中纪委去调查:李厅长20年骑坏4辆自行车
- 台湾老兵回乡探亲,以为发妻改嫁晕倒在家门口,村民:你还有儿子
- 2023年我国开始严查,这几类退休人员,涉及到的人要当心了!
- 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情人节,资本已经薅不动男人的羊毛了
- 在抗日纪念仪式上,尹锡悦夫妇成焦点,两人齐挥国旗,眼神无交流
-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裸跑的4岁小男孩,如今成就惊艳四方
- 人老了要不要把存款告诉子女呢?一位73岁老人的做法,聪明又有效
- 2023年考驾照,C1、C2证已有3大调整,每一个都让驾驶人从中受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 我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
- 湘西“转世村”:7800人中110人有着前世记忆,专家调查结果如何
- 背恩忘义的国家:埋着中国“十万英雄”,现把烈士坟墓夷为了平地
- 2月14日,纪委一天通报18名干部涉嫌违纪违法被查处,看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