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个由三名少年成员组成的男子演唱组合横空出世,时至今日,他们早已成长为优秀的大男孩。
当时的演艺圈还在流行各类天王天后,没人把三个小孩放在心上。
然而在学生群体中,这一组合却迅速蹿红,喜欢“三小只”,一度成为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然而时至今日,TFBOYS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
即便如今三人各有发展重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TFBOYS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
也许正是看到了少年艺人与学生群体之间极强的黏性,培养出这一组合的娱乐公司看到了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TF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同样也在演艺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人数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名气越来越弱,是网友们对这些模式化少年团的评价。
然而在他们之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演员被签约、接受训练。等待着合适的时机,被推到台前。
在8月20日,一个名为“天府少年团”的偶像组合发布单曲,宣布出道。
这一团体刚刚出道,瞬间占据热搜且热度居高不小,不要说压过了同期所有组合,就连当初三小只出道时,也没有这么大阵仗。
然而有些团体带来的是正能量,有些团体却是被官媒点名批评。
这一刚出道的男团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小了。
最大的孩子不过11岁,最小的孩子年龄只有7岁,平均年龄8岁的组合,怎么好意思叫“少年团”?
看着7个小朋友在台上煞有介事地表演歌舞,网友们并没有像娱乐公司期待的那样捧场。
“这是男子偶像团体?像极了我闺女学校的六一文艺汇演。”
“这是男子偶像团体?像极了我闺女学校的六一文艺汇演。”
“拜托,我们确实喜欢养成系,但不代表喜欢育儿啊。”
“这家公司真的不涉嫌雇佣童工吗?”
看着海报上他们稚嫩的模样,能“爱得起来”的,都得是什么人啊!
张爱玲确实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但没告诉我们,“出名要从娃娃抓起”。
过早地让7个小男孩接触成年人的演艺模式,先不说他们的思想会不会受影响,单是这身体也受不了吧?
不只网友反应激烈,在天府少年团引发强烈争议后,各大官媒先后发文,指出偶像养成产业的发展,绝对不能影响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正常成长。
过分追求低龄化,本身就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嫌疑。
而官媒更把箭头对准问题的关键:背后的公司,同样需要好好查一查。
眼看着一家家媒体相继发声,天府少年团所属公司立刻做出反应。
然而刚刚捧出了自家艺人,哪有这么容易就低头认错。
只不过公司快速做出反应,发布的这一则申明,反而让网友表示“看笑了”。
8月20日天府少年团出道,8月22日、23日先后被各大官媒点名,8月24日凌晨00:40,该公司表示:不做饭圈文化,没有资本运作。
即刻将“天府少年团”(Panda Boys)更名为“熊猫少儿艺术团Panda Boys”。
网友对此纷纷评论到,工作人员开一晚上会就研究出来这个方案?
高大上的养成系偶像团体为了顺利过关,一秒变成少儿艺术团可还行?
如果要是再“有意义”一点,倒不如直接叫“熊猫宝贝组合”来得接地气。
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熊猫少儿艺术团Panda Boys”,不禁引起网友疯狂吐槽,甚至引起官方关注。
本想“绝地求生”的公司在挣扎一番后,终于在24日宣布,出道4天的“儿童团”即日起解散!
这一结果被网友戏称为:九年义务教育战胜资本。
普通人家的孩子热爱唱歌跳舞,最多报个班参加个文艺汇演,这个公司理想十分远大,只不过这培养新一代少年榜样的方式,有点过于超前,我等凡人还是不能理解。
孩子们好好学习,读自己喜欢的学校,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照样能成为少年榜样,这一点,恐怕不用贵公司费心。
平均年龄8岁的孩子,小学都还没读几天,说不影响学业,谁能相信这种说辞?
成为偶像,就意味着今后绝大部分的时间要花费在路上、舞台上、练习室里。
体会不了正常的教师授课,交不到小演员之外的其他朋友,甚至过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培养这样的偶像,确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吗?
小朋友们如果真的有意向在演艺圈发展,完全可以像大多数演员一样,学习之余接受音乐、舞蹈方面的培训,考上一所艺术类大学。
几岁的小朋友,恐怕连当明星是什么概念都没搞清,父母不能替他们做决定,所谓的公司更没有这个权利。
今日话题:你认为这种低龄少年团该提倡吗?
你可能也喜欢
- 毛主席竟然是浙江人,唯一嫡孙回清漾认祖,毛家村有何神秘之处?
- 民间传说:周瑜去世之谜
- 拜登要毁台,布林肯扬言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中方必须警惕
- 不管谁向你借钱,教你三句话让他立马不借,还不伤感情
- 陈戌源被抓细节曝光 现场官员懵B 人民日报:反腐无禁区 打铁要溯源
- 如果美国彻底与中国断绝关系 中国还能撑多久?老外的回复扎心了
- 不再遮遮掩掩!日本将大量增设弹药库,为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
- 珠峰最著名的3具遗骸:遇难20年重达150公斤,因两个原因无人敢搬
- 跳水女皇伏明霞近况:71岁丈夫身价百亿,19岁女儿亭亭玉立
- 俄方或已发起战略性战役,可能一举扭转战局,乌方只得坐下来谈判
- 探究木乃伊在中外历史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全面取消事业编,打破铁饭碗,看似很解气,最后受损的还是老百姓
- 发热人数出现反弹,新冠阳性日增超1万例,警惕第二波感染风险
-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布重要提醒!
- 外贸订单大量消失,形势严峻:制造业出了什么问题?
- 王耀武被俘后,家中搜出一辆美国拖拉机,陈毅不解:你藏这个干嘛
- 毛主席临终前提出一个请求,秘书哭着不愿答应,但还是执行一辈子
- 你命里有没有钱,其实是注定的,看三个地方就知道
- 2023年考驾照,C1、C2证已有3大调整,每一个都让驾驶人从中受益
- 清华大学的这位大学生,仅用10秒就决定“去西藏当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