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姜文山)“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3031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全球增速。”在今天上午举办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主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分享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建设的最新成果。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现场发表演讲。
在论坛上,万钢还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系统性突破发表演讲,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现场。
万钢表示,人工智能正释放着驱动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带动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随着各行各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智能化正在为产业赋能、为生活添彩。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水平不断进步,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从感知智能走向认知智能。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广度日益拓展,正走出实验室,进入制造、交通、商贸、法律、消费、服务以及城市管理等生产生活场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人工智能的产业生态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如何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系统性突破,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万钢认为,要加速人工智能从单项技术向集成技术发展、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演进、从数据驱动向场景牵引拓展。首先要突破相关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在人工智能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谓自立自强,首先是‘立’在深入基础研究,而‘强’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万钢称。
其次,要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来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同时,还要重视人工智能的伦理研究和科学普及,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标准、法规研究,面向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努力消除知识鸿沟、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开放合作,坚持全球胸怀和创新自信,更加积极融入到国际人工智能的创新生态,倡导开放开源共享的理念,参与人工智能全球研发应用与产业分工,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完善与发展。
重庆市担负着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双重使命”,近年来围绕着制约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努力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以及政策支撑体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改革试点、应用示范,积极推动产业培育和经济转型,正崛起为内陆的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高水平国际开放合作的聚集地。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来自上方山聪慧的桔梗:我向万纲建议:希望研究一种北面房间和高楼底层都能有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因为大多数活动受限的老年人住的都是见不到阳光的房间
你可能也喜欢
- 21年香港一家三口相约跳楼,父母跳楼坠亡后,儿子却反悔了
- 2023年,60岁以上农民领取养老金,每月能有多少钱?(附案例)
- 2020年,小伙徒手爬6楼救下女孩,被公司奖励一套房,兑现了吗?
- 1974年周总理扣押毛主席最高指令,病逝后才被发现,众人痛哭流涕
- 70岁上海阿姨未婚无子,卖房自驾8年,如今人生状态令人意外!
- 央媒怒批“绝望的文盲”,这几位顶流,前途堪忧?
- 四人帮被捕后,组织问贺子珍有何需要,她说出藏了30多年的愿望
- 我农村姑娘,28岁到美国打工,嫁大25岁美国教授,命运从此改变了
- 脸上这3处有“痣”的女人,千万别去点掉!看着气质高级还特减龄
- 一个“独特”的民族,全村人“不嫁不娶”,繁衍方式让人不可思议
- 我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
- 从无罪改判死缓!最高检抗诉纠正一起故意杀人申诉案
- 2023年,这些年轻人却逆市买房:有人为救亲人,有人希望捡漏
- 线上拉客线下宰客,手机维修暗藏陷阱
- 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愤怒一幕:31000人遇难背后,是豆腐渣大楼
- 光棍问题还没解决,农村又出现5大怪象
- 江青的后代怎样了?唯一女儿历经两次婚姻,外孙娶薄一波的外孙女
- 1974年,江青阻挠邓小平出席联大会议,毛主席:你不要反对为好
- 《狂飙》被人民日报点名,言语犀利
- 毛主席竟然是浙江人,唯一嫡孙回清漾认祖,毛家村有何神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