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志强|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国内铁矿石、钢材等大宗商品轮番疯涨,化肥农资价格也出现大涨。
当下玉米、水稻等秋粮长势较好,秋粮生产工作丰收在望。但今年上半年以来,化肥农资价格高涨传导到产业下游,给农业发展带来冲击。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6月中下旬以来,针对化肥农资涨价问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农村部、工信部联合发文暴涨化肥供应;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分别约谈重点化肥企业,旨在做好暴涨化肥等农资的稳价保供。
“在化肥行业摸爬了12年,第一次碰到这种疯狂的市场行情。”8月17日,中部地区一农资销售龙头企业市场负责人王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农资涨价带来最令人担忧的影响是打击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围绕化肥农资涨价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今年农业产业的影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农资行业人士。
化肥价格飙涨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国内化肥价格的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
据生意社数据显示,8月19日化肥指数为1324点,较昨日下降1点,较周期内最高点1332点(2021-08-15)下降了0.60%,较2016年10月12日最低点672点上涨了97.02%。(注:周期指2011-12-01至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多方信息发现,国内化肥涨价有多方面原因。
从国际环境看,2021年上半年受全球疫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各国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这拉动了主要化肥消费市场需求整体扩大。
“受疫情影响,国际新增化肥产能有限,化肥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在保障国内化肥需求同时,化肥出口也推升国内化肥价格上涨,尤其以印度尿素招标比较典型。”张韵告诉记者。
以尿素出口印度为例,2021年1-5月,中国对印度尿素累计出口68.2万吨,同比增加23.1%,依然保持旺盛态势。印度需求对国际市场价格表现扰动显著,印标接连发布,印出口快速增加导致国内尿素需求增多。
另外,“近年来,国家安全环保监管持续加强,缺乏资源和安全环保竞争优势的中小化肥企业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市场,化肥市场整体呈现供需紧平衡,国内化肥行业景气度持续恢复性增长。”王晖坦言,化肥价格疯涨根本原因还是供需矛盾,在销售旺季,化肥行业旺季刚需与低库存叠加因素,加之化肥出口因素影响,造成国内化肥短期供不应求,继而造成一货难求的局面。
方正中期期货研报称,2020 年末至 2021 年初各级各部门鼓励督促商业化淡储的举措提升了市场主体旺盛的储备意愿和能力,并最终转化为一致的储备行动,尿素现货价格因此保持稳定攀升态势。
此外,原材料涨价也传导到化肥产业下游,化肥生产商纷纷提价。
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史丹利称,“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相应地公司产品也进行了提价。由于粮食价格上涨,种植户用肥需求较为旺盛,产品提价向下游的传导较为顺畅。”
国光股份也表示,“针对今年肥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客观情况,公司部分肥料产品价格已经进行了适度调整。”
据了解,为保障利润空间,一些化肥企业甚至根据原材料上涨及下游需求情况多次调高价格。
“尿素期货也是化肥涨价的一个推手。”王晖说,尿素期货价格涨,厂家会跟着期货价格上涨;但尿素期货价格跌,部分尿素生产企业就出现限制接单的情况,导致尿素市场行情走强。
化肥行业迎来“赚钱效应”,但拉高农民种地成本
随着化肥行业的回暖,“赚钱效应”成为2021年上半年化肥企业的鲜明“标签”。
由于化肥行业市场行情较好,甚至出现化肥“一袋难求”现象,很多化肥企业都采取先款后货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把真金白银流入化肥企业。
一家成立10年的化肥承储企业负责人汪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由于企业承担着化肥保供稳价的职能,企业成立10余年,今年是第一次实现盈利。”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化肥行业的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尤其以云天化和盐湖股份最具代表性,云天化2021上半年盈利近16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151万元。
今年8月,停牌一年多后,作为国内最大钾肥生产商、素有“钾肥之王”之称的盐湖股份重新上市回归A股,开盘当天股价暴涨388.12%。而在 2019年,盐湖股份可是以458.6亿元的亏损,跻身A股年度“亏损之王”。
8月17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化肥行业资深人士透露:“化肥涨价,行业回暖确实让很多产业界人士‘如沐春风’;但产业繁荣背后给种地农民带来的长久影响也不能忽视。”
谷贵不得利,肥贵必伤农。
“化肥价格涨得快、幅度大,与往年比,化肥的成本压力给种粮农民带来了不小影响。根据我们在市场一线的走访,这或多或少已经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张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张韵透露,他所在省份的一些农民种完一季水稻后,并不打算种第二季了,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种粮大户、粮食企业、化肥承储企业等负责人开会,全方位“护航”农民种地面临的各种难题,其中就包括化肥稳价保供的问题。
如何做好化肥市场保价稳供?
“化肥价格高点已经出现了,目前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跌,但未来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因为原材料成本摆在那里。”王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随着化肥价格出现波动,做好未来化肥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成为农资保障部门的重点工作。
8月7日,针对今年以来国内氮肥、磷肥、钾肥等主要化肥品种价格上涨形势,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向各会员单位发出“关于全力增加国内化肥市场生产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的联合倡议”。
倡议明确提出,严禁囤积居奇,生产出的化肥要积极投向国内市场。销售化肥时要以基层网络和终端用户为主要对象,主动跟踪销售流向,引导货物不在中间环节囤积和流转。制定化肥销售价格时遵守以下原则:保持合理差价,让利于农民;不在成本没有明显变化时,大幅提高售价;不频繁调价;不释放涨价预期。
关于保障化肥农资价格平稳,王晖有自己的思考:第一,应完善供销社职能,支持供销系统的仓储物流配套建设,降低运营成本,激发化肥行业流通环节的积极性。第二,由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化肥储备,可通过政策性贷款对开展化肥商储工作的承储企业进行补助。第三,完善期货金融工具,发挥期货在化肥行业的价值发现功能,保障化肥的正常供应和国家化肥储备。
针对化肥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孟玮在发布会上也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分析研判,综合施策、长短结合,积极采取包括推动降低化肥企业生产成本、支持企业提高开工率和产量、加强储备和进出口调节、畅通化肥成品及原辅料运输配送、维护化肥市场流通秩序、大力推进化肥减施增效等政策措施,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王晖、张韵、汪翟为化名)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你可能也喜欢
- 财政部最新回应来了!养老金上涨稳了,涨幅比例也有望不降低?
- 农业银行2023年最新存款利率,五种存款方式,大额存单利率最高!
- 2006年,20岁广东女子嫁给北大精英,13年连生7子,称:不生浪费
- 洲际酒店 The Fishmarket
- 神仙珊瑚岛 Weddings & Photo
- 奥臻瑞泽岛 A yacht adventure
- 假发假臀假肌肉,大半个娱乐圈“从头假到脚”,还有什么是真的?
- 1991年,邓小平派人赴美邀请张学良回国,张学良:我有三个条件
- 一塌再塌!陈飞宇爆料再升级,不止一个“女”,爹妈都救不了他
- 华尔道夫岛 沙滩泳池别墅(Two Queen Bedded Grand Beach Villa WP)
- 演员张译:娶旺夫的钱琳琳,不惧女方二婚带娃,结婚16年宠妻如宝
- 2月份,部分农民养老金迎来补发,年满60岁可以领取多少钱?
- 洲际酒店 三卧皇家海滨住宅(Three Bedroom Royal BR)
- 土耳其开始秋后算账了
- 华尔道夫岛 Terra
- 中越战争他率连队投降越南,回国被判10年,出狱后说4字引人深思
- 《狂飙》第31集:不会演就别演了,把机会留给冯兵、高叶会演的人
- 奥臻瑞泽岛 Ice Rink
- 索尼娃贾尼岛 双卧水上别墅带滑梯(2 Bedroom Water Retreat with Slide)
- JW万豪酒店 Shio招牌水上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