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千人感染“拉姆达”变异毒株#
最近疫情持续不断,由德尔塔变异的毒株目前已蔓延至全国15省20座城市。
据现有数据表明,自从7月20日到8月6日,国内新增本土病例已累计超过600例,大部分都跟德尔塔变异毒株有关系。
然而,正当全球被德尔塔变异毒株肆虐,一个新型的变异毒株—-拉姆达又正开始“出头”。
(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ICU病房吃紧/图据NBC)
美国感染者超千例,日本随后也被“中招”
早在2020年8月,科学家就已经首次在秘鲁发现变异毒株–拉姆达。
这种毒株在将近2个月内已成为秘鲁、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乌拉圭、巴拉圭等南美多国主要流行的新冠毒株之一,目前该变异株已扩散至30多个国家。
(待观察突变株(VOI)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据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数据平台“流感数据共享全球倡议”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已出现1060例由”拉姆达“毒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病例。
(央视新闻截图)
而日本厚生劳动省也在8月6日发表数据通告,日本已出现确诊感染“拉姆达”毒株的新冠肺炎病例。
这名患者早在7月20日从秘鲁飞往日本羽田机场,随后在入境检疫时被确诊新冠肺炎。
(日本电视台新闻截图)
“拉姆达”变异毒株更具有高传染性,咱们接种疫苗是否还能用?
世卫报告称,目前拉姆达毒株存在潜在高传染性,其变异株上的刺突蛋白能够逃避中和抗体,降低疫苗保护力。
但目前并未有证据显示,拉姆达能够让疫苗效果打折,现有的疫苗还是能够更好预防新冠病毒。
而自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与接种工作一直深受大众关注。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如果身边的人都已经接种疫苗,那么自身是否接种就已经无所谓了,这种观点是相当不可取。
疫苗只能使个体自身产生保护作用,未接种疫苗的个体若暴露在病毒环境之中,仍然是有很大几率感染上病毒的。
因此,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无论是对于群体免疫还是个人免疫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不过对于新冠疫苗的相关知识,一直以来总是众说纷纭,因而很多人都会由于走入误区而不敢接种疫苗。
1、接种过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很多人对疫苗的保护作用都会存在误解,认为一旦接种疫苗,那么就可以彻底对感染病毒说再见。
这种想法其实是比较片面的,因人体在接种新冠疫苗以后,想要真正产生保护作用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若在此段时间内接触到新冠病毒的话,仍是有可能患病的。
与此同时,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所以即使是在接种了新冠疫苗以后,也还是需要做好日常防护的。
2、接种疫苗有何限制条件?
疫苗普及虽然对建立群体免疫至关重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如18岁以下人群以及本身患有部分特殊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严重肝肾疾病、急性过敏反应、癫痫、惊厥、精神病史等,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是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的。
3、第二针疫苗是不是越快注射接种越好?
目前普及度最高的新冠疫苗是两针次疫苗,即需注射两针的病毒灭活疫苗。而两针之间的间隔时间则应保持在3周到8周之内。
快速注射第二针疫苗是不能发挥更强的免疫作用的,所以大家在注射过第一针疫苗以后,千万不要过度着急。
耐心等待三周后再进行第二种接种才是最理想的做法。
此外,对于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在八周内及时接种的朋友来说,也不要完全放弃第二针疫苗。
无论在何时进行第二针疫苗接种,都是可以发挥一定保护作用的。
4、接种疫苗需注意些什么?
疫苗的接种方式为上臂肌肉注射接种,所以在接种时最好穿着轻便、可露出上臂的衣物。此外,接种时是需要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的。
不过不同地区之间,具体的接种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别,有接种计划的朋友可自行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
手机用户83505610890:跟着病毒前进。不怕不退,你变我变你进我进。人类就是在这样的进化中生存壮大的。相信自己,相信祖国。烈士与英雄并存,中华民族永存!
你可能也喜欢
- 揭秘伟人唯一曾孙,19岁高大帅气酷似祖辈,高考650分上人大
- 普京喝醉痛哭?对于俄罗斯孤立无援的尴尬处境,周恩来早已经预测
- 光棍问题还没解决,农村又出现5大怪象
- 39岁女子结婚17年,41岁丈夫凌晨回家,身后响起高跟鞋的声音,丈夫解释:我只是带她来喝茶
- 男子背上争议刑事记录,奔波近一年仍待消除
- 激素鸡蛋危害大,不仅有毒还致癌?提醒:5种鸡蛋尽量少吃或不吃
- 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来了
- 多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事关你的“钱袋子”
- 2023年“一户一田”来了!中央一号文件:土地归整,小田并大田
- 网站地图
- 李幼斌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
- 男子开车往返190公里,给认识10天的相亲对象送零食,好友:堆满了后备箱,因对方说经常没时间吃饭
- 报告指出:美国本土极端主义杀戮愈演愈烈
- 老两口在儿子家过年,大年夜听到儿子儿媳私语,因为感动连夜离开
- 人老了要不要把存款告诉子女呢?一位73岁老人的做法,聪明又有效
- 1962年毛岸青回乡祭拜母亲,欲下跪遭妻子制止,顿时明白妻子用意
- 若不搬走这“三座大山”,中国出生人口数将在2056年被美国反超!
- 年老父亲坦言:住过儿媳和女婿家后才明白,余生最好的归宿在哪
- 一位广东炒股冠军的箴言:我用一只母鸡,就能把股市给你讲明白了
- 1976年毛主席去世,遗体告别时李敏觉得不对:张仙朋为什么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