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苏神:保持专注,世界为你让路


文末为你准备了今日推荐语哦~

东奥运会上,苏炳添在百米半决赛以9秒83创造了亚洲纪录,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站上百米决赛舞台的亚洲人,决赛9秒98排在第六!

成功的背后,你不知道的苏神,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乐在奥运:

苏炳添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现在是暨大体育学院副教授。训练期间,他每晚十点准时睡觉,不抽烟不喝酒,聚会也不乱吃东西,不喜欢逛街买奢侈品,天天就知道训练以及思考与训练相关的事情。

十年如一日的他是如此的自律与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苏神。

罗曼·罗兰: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都充满了焦虑,做着这个又想去做那个。

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都是专注心于最渴望的事情。

处在这样的环境,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专注力呢?

1.太多零散的事情

有人问我读过《史蒂夫·乔布斯传》吗?,那么厚的一本书,你是怎么一天天读完的。

是的,我就是一天,又一天这样读完的。

每天专注一点,多读一点就读完了。

现在的社会并不缺乏好书,不缺乏信息,更不缺乏想法,而是缺乏专注。

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小动作。

看看微信是否有红点点;

朋友圈是不是有留言点赞,我得回复一下;

看看微博有什么热点,生怕错过热门事件;

手机快没电了赶紧找地方充电。

……

我们有太多零散的东西需要关注了,造成了我们每天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忘记了专注是什么,忘记了专注做好一件事。

2.知识焦虑

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广告:学会某某思维,一定让你飞速成长起来。于是你内心蠢蠢欲动,想要报名学习;

看到某些知识的时候,别人学那么厉害,那我学了是不是也可以升职加薪呢?

学习英语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多么酷的一件事,还可以跟老外交流呢,于是报了英语班。

……

我们是不是手里报了不少课程,但是真正能学完的或者真正认真去学习的课程,并没有多少。

市面上太多各种诱人的课程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应该专注于真正的需求,以及立即能用的上东西,这样的学习会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实用性。

也才不会因为没有学完课程而懊恼,学吧,没时间,不学呢,已经花钱了,又觉得浪费了金钱太可惜。

一直处于焦虑,纠结的状态里徘徊出不来。

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专注于当下最需要的知识,专注可以让你更加高效。

3.赚钱这事

自从疫情,副业这个概念真是越炒越火了,很多课程都带着这样那样的噱头来吸引客户,看到一些课程号称可以在短时间内赚到百万千万。

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挣到一百万;

如何成为一个年赚百万的副业高手;

这三种副业让你年入百万;

你们身边年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都是做什么生意的?

看到这样的字眼,是不是自己也很想通过副业赚到年入百万呢?

想是正常的了,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定会耗费很多时间去投入也不一定能赚到百万事情里面。

到时副业没有赚到钱,主业也没有做好,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其实赚钱也是需要聚焦的,找到自己优势,专注于你的优势,不断放大你的优势,就一定能赚到钱。

谭木匠是一家非常低调的企业,只做一件事,就是卖梳子,最后达到了年入3亿,也从不打折,成全球唯一木梳上市公司。

即使梳子是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但是足够专注,把缝隙的市场卖出了巨大的营业额。

可见赚钱也是需要专注的。

4.想法太多落地太少

古语说:少则得,多则惑。

有时候想法太多只会让自己更加疑惑,不知道要做什么,先做什么,或者是不聚焦,这也想做,那也想做,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什么都做,还能做到样样精通。

愿你戒骄戒躁,保持专注,挖一口深井,得一片天地。

古生物学家乔治·古维叶

“注意力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只有足够的专注才能真正有收获。

正如相机成像,只有调整好焦距,图像才会更加的清晰。

我们该如何才能做到专注的做事呢?

1.心理建设

在学习或者工作之前,先给自己心里做一个建设,让大脑接受接下来的事情。

例如,在工作之前计划好当前要完成的事情。

这时候是在给大脑一个指令,让大脑知道接下来会做什么,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反抗。

2.避开干扰

专注工作之前做好计划,给大脑发出指令后,就是要避开干扰。

例如,最后看看钉钉是否有重要的信息需要回复,如果没有就把钉钉暂时下线;再看看微信是否有信息需要立刻回复,如果没有暂时先不处理;该喝水,上厕所的就赶紧了。

然后坐下来开始专注的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

3.截止时间

给自己一个截止时间,例如这项工作需要一个小时,那就定一个小时来完成,不能拖拉,有了时间的限制,也会让自己更加集中精力地专注做事情。

4.不断调整

你以为前期准备好了就会一直专注下去了吗?

其中还是少不了过程中的被打扰,例如有同事过来讨论或者确认事情,如果不是十分紧急可以推迟,然后看看时间,把自己拉回到专注的工作状态中。

格拉宁在《奇特一生》中赞美柳比歇夫时说:

“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那么多的成就。只要连续多年有系统地、深思熟虑地采用他的方法,你就可以超过天才。”

暂且不说成为天才,能够高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也是一件非常完美的事情。

《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作者亚当·格雷萨:

“大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一次专注一件事,才能在充满干扰的世界,不浪费人生。”

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会将自己固定在这样的作息:

每天早上4点左右起床,然后立刻坐在电脑前开始写稿,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

在这段时间里,他不见任何人,拒绝被任何事打扰,只是集中精力完成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写作。

随后,才开始打理那些生活杂事。

正是他这样的专注,才会如此的高效完成了那么多名著。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人的想法是很多的,可以做的事情也非常的多,但是要学会选择最重要的事情来做,专注地去做,才能迎来更加高效和幸福的人生。

愿你专注于做好一件事,砍掉多余的野心,成就一番伟大。

保持专注,世界为你让路。

今日推荐语: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你可能也喜欢